找到相关内容2196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谈谈佛法、见地和科学的关系(一)

    杨全  各位前辈和同修:  今天我想同大家一起谈谈“佛法、见地和科学的关系”这一话题。有关这方面内容的讨论在佛学界已经十分广泛,特别是在一些著名的居士兼杰出的科学工作者中,更是有着广泛和深入的探讨。...可观测宇宙的、涵盖一切智慧的方法、技能。其显现无所不在,涵盖于一切缘起--色空--灭度及其运化之中。佛法既包括见地也包括法术。  第二、什么是见地,什么是信念体系,见地与信念体系之间的关系?  什么是...

    杨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2941752.html
  • 隆藏法师将于7月6日在法源寺讲“佛法见地与修道”

      课程名称:佛法见地与修道   讲师:隆藏法师(中国佛学院研究生)   讲课地点:北京法源寺   时间:7月6日上午8点半--10点半   法源寺简介:   法源寺位于北京宣武区教子胡同南端的法源寺前街。为中国佛教协会、中国佛教图书馆的所在地。   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夸海东征中死难的将士,在幽州(现在的北京)城内建一座寺庙。寺还没有建成,李世民去世了。经高宗李治、武则天多次...

    佚名

    |讲经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7/13292225877.html
  • 谈谈佛法、见地和科学的关系(二)

    方面,人们在见地方面的进化是很少的,是停滞不前的甚至是倒退的。在修罗阶段,修罗们彼此的争斗有一不小心就会导致自我毁灭的可能,此时他们已经掌握了很容易自我毁灭的多种法术。如此可能造成从修罗阶段在进化到神的阶段,跳出三界的最初级层次--欲界而进入色界的时候,有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。由于修罗是特别重法术轻见地的,无见地驾驭的法术越大越容易导致自我毁灭。  东方的佛学、道学、甚至基督教学说是至完备的本体论...

    杨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33041753.html
  • 论佛法、见地和科学及其相关问题(二)

    量子力学的高妙法术理论?事实上佛法是无边的。对此我们应作如是观:佛是非常反对注重法术,一味的追求法术,并且主张在足够高的见地指导下十分慎重地应用法术,所以佛菩萨从来不轻易地流传什么法术给人间。只是仅仅注重将高妙的见地和精髓传给人间,将最重要最深邃的如何修身养性、息心净念、清净六根、五蕴皆空、如何无所执著而生其心、如何进入高度的正静定状态、如何获得真如自性的显现……的至高妙大法...

    杨全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3040057.html
  • 佛法三纲要见地、修证与行愿——南怀瑾先生论佛法的真精神

    佛法三纲要见地、修证与行愿——南怀瑾先生论佛法的真精神  宋道发  南怀瑾(1918—),浙江温州乐清县人,中国当代著名学者,以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修行经历、渊博的学识、通达的智慧和卓著的事功而享誉...南怀瑾于心性之体用终得圆融自在,达到了精神心灵的真实升华。  南先生以见地、修证与行愿三大纲要来统贯全部佛法修证的理与事,且根据“体实非二,用固不一”观点,将大小乘各宗各派乃至外道宗派的教理和修证,都...

    宋道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10860893.html
  • 远离四种执著[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]

    顺序讲述这四句偈颂,而是从最后一句开始谈论无见地见地。仁波切并且开示,修持这四句偈颂的方法就是:闻、思、修。 若执著此生,则非修行者。 若执著世间,则无出离心。 执著己目的,不具菩提心。 ...,但今天晚上我要将这四点的顺序做个调整。让我们先来谈最后一点,“如果你有执著,你就没有正见”。   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,见或见地是最重要的。用简单的话来说,见地就是一个想法或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执著|我执|窍诀|正见|离贪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08/12202392804.html
  • 境界——四料简

      问:如何是人境两俱夺?  曰:并汾信绝,独处一方。  问:如何是人境俱不夺?  曰:王登宝殿,野老讴歌。  地位的不同,会影响到见地。而见地的不同,则很自然地导致境界的不同。  当年唐宣宗未做皇帝之前,曾经当过沙弥,和黄檗是师兄弟。有一次,两人结伴同游,来到一处瀑布前。两人合伙在瀑布前做了一首诗。  “千岩万壑不辞劳,远看方知出处高。”  人在作诗的时候,往往会无意中把自己的见地吐出来。黄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82165442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应该如何诵经?是否一部经一直读下去?

    济群法师答:是否一门深入地读进去,关键在于这部经是否适合你。不同经典,蕴含着不同的见地,不同的修行原理。但我们要知道,修行是需要基础和次第的,比如皈依、发心、戒律,是修学任何法门都绕不开的。具备这些基础,进而选择一个法门修行,或念佛,或参禅,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。否则,一开始就抓住一部经或一句佛号懵懵懂懂地念着,可能念了几十年还是不知所云,还是法不入心。原因何在?就在于基础不足,在于对这些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22445687229.html
  • 问:学佛怎样做到清净心意?

   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,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,有五种方法: 第一,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,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。一切苦的根源,是由于心中有了烦恼,一旦烦恼祛除,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。因为见地有错误,生起对“我”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,被这错误的思虑所拘束而生起烦恼,陷入苦与迷的境地。 第二,抑制欲望,使烦恼镇伏。以光明正大的心,制服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51377660.html
  • 净慧老和尚谈元音老人和心中心

    不仅是讲见地上的话,也确确实实接触到功夫上。见地有时候从书本上能够摸索一二,功夫那就不行。功夫上一定是行到才能说到,行不到说不到。元音老人在那本书上面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功夫,那种见地,都是他行到见到,...文章在《禅》刊上发表。因为《禅》刊是专门弘扬禅法,弘扬次第禅、如来禅和祖师禅,但主要的还是弘扬祖师禅。  从我的印象来讲,元音老人不仅在禅宗修行方面的见地很透脱,功夫也很深入!哎,功夫很深入!可以这样...

    净慧老和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33349820.html